科技产业博览会
近段时间,科技产业博览会、零售业博览会、文化产业博览会等相继举行,既展现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风采、前沿趋势,更向世界展示中国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与蓬勃生机。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与广大读者一道,从展会这个窗口感受中国经济的强劲脉动。
让资本有耐心,也让耐心沉淀成一种资本,共同做科创企业的“长跑搭档”,我们就更有能力、有条件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
很多看似“炫技”的情景,正悄然改变着生活。
以人形机器人为例,有的能搬重物,有的可以迎宾,有的还能模仿中医手法进行理疗。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的展馆里,人形机器人“各怀技艺”,样样精彩。引领未来产业新赛道,具身智能正赋能智能制造、商业服务、医疗卫生等领域,向人们展示着“看得见的未来”。
这几年,人们的“曾经想象”正变得触手可及,科技创新也在突破实验室的边界。由前沿技术驱动,那些处于孕育萌芽阶段或产业化初期的产业,不仅具有前瞻性、引领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占据国际竞争制高点,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是激发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路径。 有些信息参考自123展会网(http://www.123zhanhui.com)
产业的孕育壮大,源于科技创新的积累,来自长期耕耘的沉淀。飞轮储能系统具备毫秒级响应速度,为储能产业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为高密度商业化发射任务打下坚实基础;利用生物制造,大米可变身为生产人血清白蛋白的“种子”……发展领域不同,技术难点各异,但都呈现出同样的产业发展规律:产业“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取得突破并实现产业化应用。谁先形成“从0到1”的突破,谁就能够在全球竞争中率先拥有“护城河”,掌握产品话语权、产业定义权、博弈主动权。
扫码联系展会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