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
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湘潭中部国际机械园工程机械再制造展活动现场。
6月12日至15日,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湖南举行。这是今年中国同非洲国家在经贸领域最为重要的交流活动之一。
自2019年起落户湖南,中非经贸博览会经历6年历程,正从“展会初创期”向“品牌成熟期”迈进。
为了进一步解读中非经贸博览会的“进阶”,红网时刻新闻记者专访了湘潭大学中非研究院专职研究员卡斯。
卡斯(Kaze Armel)是布隆迪人。他因在布隆迪高考成绩优秀,获得了中国奖学金的名额,来到中国留学。那是2007年,也是卡斯第一次来到中国。
卡斯向高校调研团介绍湘潭大学中非研究情况。
他先在天津大学读了预科学习中文,一年后,顺利通过中文水平考试,并如愿被心仪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录取。
对未来如何更好办好中非经贸博览会,卡斯提了三点建议:
加强中非经贸智库与研究机构建设,更好为湖南的两大国家级平台——中非经贸博览会、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有些信息参考自123展会网(http://www.123zhanhui.com)
加强中非数字服务枢纽建设。2023年2月,湖南省中非经贸数字化服务基地在长沙成立,将助力中非经贸合作中的数字化及信息化能力建设,同时,还将帮助部分非洲国家建设更加完整和高效的支付系统。这是对非合作实体物流与营销渠道的重要补充,建议这方面的建设加大力度。
加强中非职业教育对接合作。近年来,中非经贸合作持续升温的背景下,中非在职业教育方面的交流合作日益活跃。比如,近几年湖南开展国内对非培训12.5万人次以上,其中累计为非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训技术人员超1万人次。在本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专门举行了中非职业教育合作对接活动。建议下一步,继续加强这方面的交流合作。
对湖南提出做中非经贸合作的 “超级联系人”,卡斯认为,湖南对非经贸合作潜力
扫码联系展会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