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展会就上会展之门网 - www.expozm.com

两大展会参展品牌和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

时间:2025-04-23 19:44 网址:www.expozm.com 编辑:会展之门网
内容摘要:近期举办的两场会展吸引了全球目光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和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第一期)(以下简称广交会)。本届消博会吸引了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家企业,参展品牌数量超过4100个;本届广交会有来自216个国家和地...
近期举办的两场会展吸引了全球目光——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和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第一期)(以下简称“广交会”)。本届消博会吸引了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家企业,参展品牌数量超过4100个;本届广交会有来自2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5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去年同期增长超20%。两大展会参展品牌和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显示我国会展经济快速发展的态势,也折射出我国市场的吸引力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

两大展会参展品牌和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
 
会展经济是指因会展活动的存在和会展产品的交易以及为促进会展业发展和会展产品交易而引发的经济活动。会展业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瞭望窗”,已成为衡量一个区域、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开放程度、发展活力的重要指标。
 
会展业拉动经济发展可产生乘数效应。据测算,国际上,会展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会展本身每投入1元,就会带动约9元的经济效益。正是看到这一点,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会展经济发展,会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类型日益丰富,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会展经济作为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目前,我国是全球会展第一大国,展览场次与展览面积均居世界之首。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境内共举办经贸类展会3844场,展览总面积1.5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0.1%。我国会展经济呈现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有些信息参考自123展会网(http://www.123zhanhui.com)
会展最基本的功能是展示商品和传播信息。会展可以为企业提供展示和推介其产品的平台,从而扩大市场影响力;还能为国内与国外、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及各种社会团体之间提供沟通与交流的机会,进而促进各种新知识、新观念的传播,直接推动商业贸易发展。会展更重要的价值体现于其外延功能。高质量的展会不只充当展示平台,更是链接时空的“聚合器”,把行业的上下游、横纵面联系起来,可带动零售、物流、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各行业产业共同发展,不仅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还能推动产业、人才、技术、金融等领域的资源要素集聚,拉动区域、城市经济增长。
 
我国会展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生着一些成长性问题。品质化发展不足是会展业面临的最显著问题。全国会展数量、规模均在不断扩大,但不少会展质量水平不高、题材雷同,专业化程度参差不齐。另外,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场馆利用率整体偏低、龙头企业竞争力不强、产业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也普遍存在。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会展经济转型发展。
 
解决现实问题,补齐发展短板,加快释放会展经济乘数效应,要立足市场需求,推动“以展促产,以会兴链”。要紧扣地方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谋划发展,聚焦当地优势产业,培育有市场影响力的专业展,吸引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投资机构共同参与。通过聚集效应,将相关企业汇集在一起,精准匹配供需,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特定产业主体在产品、服务、信息及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精准对接和交流洽谈,并达成合作意向,实现“展品变商品”“参展商变投资商”,由此带动相关产业联动发展。
 
与此同时,推动会展经济提质升级,要多角度、深层次强化会展与地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相关产业的协同效应,推动会展业与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现代农业、旅游和文创等产业融合,打造新型会展场景,培育会展新业态,催生新消费热点,产生连锁经济效应。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简化行政审批,加强监管创新,为会展活动、人员流动、物资流通等提供更多便利。加快培育品牌会展,坚持精品战略,结合当地特点,按照错位、协同发展的原则,培养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地方特色的专业会展品牌。

扫码联系展会工作人员
展会咨询
免责申明:
因本网站的展会信息和文章等资讯皆转载、采编自网络或是用户投稿,所以本网站不能100%保证信息的的准确性、及时性,如果您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本文引用地址: https://www.expozm.com/xixin/2025042315547.html

展会网微信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返回首页
Copyright (C) 2018-2025 会展之门 查询展会就上会展之门网 - www.expozm.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11685号-4

按月份筛选 查看展会
1月份 2月份 3月份 4月份 5月份 6月份 7月份 8月份 9月份 10月份 11月份 12月份
按行业筛选 查看展会
建材五金 通信物联 光电广告 消费电子 机械工业 电子电力 医疗保健 安全防护 环保水务 能源冶金 汽摩配件 家居家具 交通物流 印刷包装 暖通制冷 化工橡塑 母婴幼童 食品饮料 礼品工艺 体育娱闲 针纺服饰 贸易商业 农林牧渔 酒店旅游 百货特卖 文化教育 其他行业
按城市筛选 查看展会
北京 广州 上海 深圳 重庆 东莞 长沙 武汉 成都 义乌 杭州 苏州 青岛 南京 厦门 福州 兰州 临沂 中山 西安 南昌 合肥 宁波 贵阳 昆明 银川 长春 东营 济南 沈阳 太原 郑州 大连 廊坊 烟台 拉萨 赤峰 天津 唐山 海口 南宁 哈尔滨 石家庄 台湾 香港 澳门 其他
两大展会参展品牌和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
近期举办的两场会展吸引了全球目光——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和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第一期)(以下简称“广交会”)。本届消博会吸引了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家企业,参展品牌数量超过4100个;本届广交会有来自2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5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去年同期增长超20%。两大展会参展品牌和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显示我国会展经济快速发展的态势,也折射出我国市场的吸引力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

两大展会参展品牌和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
 
会展经济是指因会展活动的存在和会展产品的交易以及为促进会展业发展和会展产品交易而引发的经济活动。会展业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瞭望窗”,已成为衡量一个区域、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开放程度、发展活力的重要指标。
 
会展业拉动经济发展可产生乘数效应。据测算,国际上,会展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会展本身每投入1元,就会带动约9元的经济效益。正是看到这一点,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会展经济发展,会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类型日益丰富,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会展经济作为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目前,我国是全球会展第一大国,展览场次与展览面积均居世界之首。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境内共举办经贸类展会3844场,展览总面积1.5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0.1%。我国会展经济呈现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有些信息参考自123展会网(http://www.123zhanhui.com)
会展最基本的功能是展示商品和传播信息。会展可以为企业提供展示和推介其产品的平台,从而扩大市场影响力;还能为国内与国外、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及各种社会团体之间提供沟通与交流的机会,进而促进各种新知识、新观念的传播,直接推动商业贸易发展。会展更重要的价值体现于其外延功能。高质量的展会不只充当展示平台,更是链接时空的“聚合器”,把行业的上下游、横纵面联系起来,可带动零售、物流、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各行业产业共同发展,不仅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还能推动产业、人才、技术、金融等领域的资源要素集聚,拉动区域、城市经济增长。
 
我国会展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生着一些成长性问题。品质化发展不足是会展业面临的最显著问题。全国会展数量、规模均在不断扩大,但不少会展质量水平不高、题材雷同,专业化程度参差不齐。另外,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场馆利用率整体偏低、龙头企业竞争力不强、产业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也普遍存在。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会展经济转型发展。
 
解决现实问题,补齐发展短板,加快释放会展经济乘数效应,要立足市场需求,推动“以展促产,以会兴链”。要紧扣地方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谋划发展,聚焦当地优势产业,培育有市场影响力的专业展,吸引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投资机构共同参与。通过聚集效应,将相关企业汇集在一起,精准匹配供需,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特定产业主体在产品、服务、信息及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精准对接和交流洽谈,并达成合作意向,实现“展品变商品”“参展商变投资商”,由此带动相关产业联动发展。
 
与此同时,推动会展经济提质升级,要多角度、深层次强化会展与地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相关产业的协同效应,推动会展业与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现代农业、旅游和文创等产业融合,打造新型会展场景,培育会展新业态,催生新消费热点,产生连锁经济效应。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简化行政审批,加强监管创新,为会展活动、人员流动、物资流通等提供更多便利。加快培育品牌会展,坚持精品战略,结合当地特点,按照错位、协同发展的原则,培养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地方特色的专业会展品牌。

扫码联系展会工作人员
展会报价
【<<返回首页导航】
欢迎关注展会网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