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赫尔墨斯将其双蛇权杖与飞翼投射于现代工业文明时,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便诞生了。这个以赫尔墨斯侧像为标志的工业盛会,历经77年演进,将神话符号熔铸为隐喻现代工业文明的三大图腾——象征商业秩序的权杖、承载技术传播的飞翼、守护跨界创新的双蛇。从战后德国工业废墟到全球智造枢纽,一个展会如何化身现代工业的“商业权杖”“信使之翼”与“跨界守护者”?笔者将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探讨。
商业权杖,全球工业的贸易基石。1947年8月18日至9月7日,首届汉诺威出口博览会在联合轻金属公司的厂房内举行。尽管展会场地条件简陋,仍有1300家企业的产品在5个展馆近3万平方米的空间内进行展出。在21天的展期内,来自53个国家的73.6万名观众参会,签订1934份合同,涉及金额达3160万美元。1949年,展会展位需求激增导致主办方采取分展策略,同年4月首度举办“德国工业博览会”独立展会。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948年,汉诺威展览场地就开通了通往纽约的第一条电话热线。1950年,德国尚未与外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该展会仍吸引了包括美国在内的10国企业参与,较之外交部门更早与国外建立了联系。
1961年,展会再度更名,官方正式启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这一名称。此后,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汉诺威工博会”)迅速崛起,一跃成为国际技术与工业交流的关键平台。其规模持续拓展,参展商与观众数量逐年攀升,展示的产品与技术种类也愈发多元。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汉诺威工博会插上了“代码之翼”。2025年,汉诺威工博会以“赋能工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全面展示了数字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深度应用。在数字生态系统展区,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令人瞩目。西门子展示了全球首套“AI原生”工业操作系统,通过实时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将工厂能效提升30%。华为展出的工业AI质检解决方案和人形机器人,充分展示了数字技术在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方面的巨大潜力。这些数字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商业价值,推动了整个工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有些信息参考自123展会网(http://www.123zhanhui.com)
信使之翼,技术传播的创新航道。汉诺威工博会自创办以来,便成了工业技术传播的重要平台,宛如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信使,将先进的工业理念与技术成果传递至全球。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汉诺威工博会不断见证并推动着工业领域的变革与发展,从最初的机械制造、电气工程等领域,逐步拓展至如今的智能制造、数字生态系统等前沿领域。2013年汉诺威工博会首次提出“工业4.0”的概念,引领了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方向。2025年的汉诺威工博会更是聚焦人工智能、氢能革命、数字化转型等核心议题,展示了从智能制造到绿色能源的全产业链创新成果,为全球工业在能源危机与技术变革交织的复杂环境中指明了破局方向。
汉诺威工博会构建起知识流动的“无形航道”,促进了全球工业知识的交流与融合。展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通过论坛、研讨会等形式分享最新的技术成果和行业趋势。2025年,汉诺威工博会吸引了来自150个国家的4000多家参展商和超过127000名参观者,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提供了合作机会,促进了技术、人才、资金等跨国流动。中国企业在参展后,与欧洲企业达成了多项合作协议,将共同推动工业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跨界守护,全球工业的连接使命。在全球保护主义浪潮席卷和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汉诺威工博会的意义尤为突出。其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展示平台,更是全球工业的连接器,为各国企业提供了“抱团取暖”的机会,并将成为地缘博弈的“缓冲地带”、危机时期的“庇护结界”。各国都在这一平台上寻求合作与突破,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有些信息参考自123展会网(http://www.123zhanhui.com)
信使的挑战,全球工业生态的动荡与变革。
一是信使之翼的过载风险,“工业4.0”的应用与推广瓶颈。“工业4.0”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尽管承载了未来工业的巨大潜力,却在推广过程中遭遇了众多瓶颈。对中小企业而言,“工业4.0”的技术应用往往过于复杂和昂贵,且缺乏成熟的市场环境支持,他们需要的是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对使用前沿技术抱有犹豫态度。技术更新的速度远远快于大部分企业的适应能力,导致信使之翼被过度负担,传递技术创新的任务愈加困难。
二是商业权杖的盲点,中小企业的困境与海外市场焦虑。2025年汉诺威工博会有4000家参展商,展览面积29.77万平方米,来自中国的展商有900多家,占比近1/4,但中国的净展示面积只有1.6万多平方米,展示面积和展商数量远远不匹配。中国等新兴市场的中小企业,虽然积极参与并展示出强烈的“出海”愿望,但由于资源、技术及市场的限制,真正迈出的国际化步伐往往显得小心谨慎,这种“试水”行为反映出中小企业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与竞争压力的焦虑。
有些信息参考自123展会网(http://www.123zhanhui.com)
三是跨界合作的危机,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对展会的冲击。关税壁垒、贸易争端、技术封锁等问题,让跨界合作变得更加复杂与脆弱,也使得原本应当促进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的展会平台,反而成为政治博弈的角力场。这种不确定性影响到展会的参展企业的决策,也对展会本身的形象和国际地位造成了冲击。
当赫尔墨斯的蛇杖在数字空间幻化为数据流,飞行翼被重新编码为5G信号,汉诺威工博会仍旧每年推出不断创新的展示平台、汇聚全球精英的专业论坛,以及数以万计的商务洽谈,以跨越世纪的坚韧不断印证,工业文明的进化始终依赖于跨国家、跨文化、跨技术的实体连接。
扫码联系展会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