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发力低日粮技术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智能畜牧分会执行会长熊本海研究员表示,我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饲料粮安全、劳动力短缺等挑战。AI 技术在饲料营养、动物健康、智能装备等场景可激发新质生产力,未来将向全面感知、智能决策的 “无人值守” 牧场发展。
生猪龙头企业牧原股份这次同样带来了很多智能化方案。参展人员杨征程表示,当前公司新建厂房都配备了牧原职能巡检机器人,极大的极高了养殖效率。
在贸易摩擦大背景下,我国大豆进口面临挑战,豆粕作为主要饲料蛋白来源,供应趋紧,价格波动较大。为应对这一问题,农业农村部启动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推广低蛋白日粮等技术。2025年4月,《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到2030年全国养殖业消耗的饲料中豆粕用量占比降至10%左右。根据目前大型企业的数据显示,2024年温氏猪饲料中豆粕占比下降至3%,牧原2024年达到7.3%。
新希望(000876.SZ)在2024年报中表示, 针对2025年以来中美贸易争端逐步升级,公司在过去多年充分积累了饲料豆粕减量替代的技术与方案。公司参与研发的“猪禽多元化日粮应用技术”,已经入选农业农村部“饲料中豆粕减量替代典型案例”,在行业内推广应用,将为缓解我国蛋白饲料资源紧缺问题起到助力。
新希望证券部工作人员此前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对不同配方的饲料都有优化,从2024年数据来看,各种饲料较之前普遍减少豆粕用量在5%到8%之间,禽料豆粕用量减少幅度更大一些,达到8%-12%。“2025年,公司将进一步探索菜粕、杂粕等替代配方。”
扫码联系展会工作人员